#+LAYOUT : post
第一章 缘起
这是一个巨陈旧的话题,快一年了,九字班的清锋明辩都要开始打了,写这个东西,太炒冷饭了吧。
然而,我感觉这个东西还是有记录下来的必要。因为我一直相信:一支队伍的成长,或者一个事物的发展,从自发到自觉的转变,是它迅猛成熟的前提。我又开始卖弄晦涩名词了,这是个很大的毛病,但一时没有更好的词,只好写上再解释一下吧,班门弄斧喽。
自鲁迅先生开始,中国学术界很多人认为,“曹丕的一个时代”即魏晋时代了,是“文学的自觉时代”,之前是文学的自发时代,合乐而歌,诗经啊什么的,我不认为我在文学创作,我不过是自己舒服就唱,采风的官吏是把这个当政绩考查,民意调查什么的,也不把它当文学。文学依附着一大堆东西,乐舞啊,史料啊,什么的,反正不知道自己是文学,可以独立门户。到了魏晋,文人开始自发意识,我这个是文学创作,以西方语言来说,所谓为艺术而艺术的文人诞生了。
而魏晋之后,隋朝来的快走的也快,很快的就是唐朝,唐诗宋词,还有我们后辈模仿不已的唐宋文章,全是在这个时候。
有人这么说魏晋时代:“一个事物的发展由自发到自觉,由模糊混沌、朦胧无知到认识自己、反省自己,是一个质的飞跃,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具有非凡意义。”
扯了半天,不光是两个名词,顺便吹一下现在写的这个东西有多重要,呵呵。其实呢,自发到自觉确实是一个很重要的事,但是这篇日志能不能做到这一点呢,就不好说了。
做这个东西,主要是考虑了队伍和我个人的原因。
队伍,自发到自觉这个东西已经说了。另外,虽然全队每个人基本都写了总结日志,但是有很多的东西没有写出来,大家主要是凝聚太多感情了吧,技巧就靠后放了。现在也许有必要把这些东西总结总结,收个尾,也让后面知道一下,我们是怎么走过来的,少走些弯路。最重要,也是它最可能发挥作用的方式,是当个靶子,让九字班有个攻击的目标,革命的对象,从而提升自己的能力。
从我个人而言,首先是进了校队,被老大培训过后,又多打了两场比赛,再加上对几场关键比赛(尤其四分之一和决赛)的思考,对有些东西有了些想法,纪录一下,希望对八字班其他人和九字班有用。走出工物,走入校队,你才能意识到过去的队伍团队意识多么强,自己的队友的强大的执行力,典范的淑女气质和儒雅风格,也才能知道曾经引以为豪的比赛中有多少不足,有多少不利于发展的东西。
其次,焦队为锻炼我组织能力让我当总教练,被我拒绝了;后让我带攻防,我再次拒绝了,现在焦鹏飞同学已经在做赛制了,我总得为队里做点儿事,于是开始写这个东西。其实为什么拒绝,我的经验没有一条可以放心教给九字班的,把孩子带坏的可能性太高,齐白石“学我者生,似我者死”,我的有些东西可能是“学我者死”,都太不成熟,而且个人痕迹太重。所以我感觉我更适合一个靶子的角色。我是一个靶子与标杆,虽然不是一个灯塔,不能明确告诉大家怎么走,但我在系内作为一个老辩手,我是一个参照系,九字班灭我的过程中,会有能力的提升,而灭了我之后,他们会知道自己的能力在哪里,对自己有一个清醒的认识。
第三,我太清楚自已可能会走下坡路了。我在很多东西上,和我比较推崇的先秦学派一样,早熟而且早衰,如果我在八字班辩手里现在还算不错的话,可能后劲不足。所以,可能我现在不写出来,以后就写不出来了,呵呵。
这是个什么东西呢?八字班队史,不算,太多的主观判断,而且不是官方主修,焦队钦点,只是我自己的判断;回忆录,又不只是给八字班看的;教材,更不是了,很多东西根本就是头脑一个闪念,谁知道对不对,怎么能算教材呢?
总之,就是一点纪录,一点反思,一点经验,一点希望,杂糅出来的东西.
况且,焦鹏飞说,他不想让九字班受太多条条框框的束缚,会把一个队伍的特点磨掉。这话也对,于是我决定把这个东西放到网上来,九字班想看可以看两眼,不要受这个里面的经验之类的束缚。现在放上来,也主要是考虑九字班一开学就要打比赛了,要抢在之前写完。人家组了队开始打比赛了,你在这儿八字班八字班的不停,总给人一种借古讽今的意味:“你们过去打的怎么样怎么样,是不是嫌我们打的不好?”^_^
在这个系列里,我想写一下,在我的理解中,我们队伍的风格,“重纠缠,重控场”,与我们每次用六成以上的时间在讨论的立论思路的沿袭习惯“攻防为上,”与优劣,以及我对辩题分析的想法(第二章);在队内我们在互相扶持同时是如何彼此塑造的,是工物辩论队形成了我们各自的风格,每个辩位的战术作用、每个辩手的个人风格,以及要传递下去的东西(第三章);以及对全系列五场比赛的回顾与讨论(第四到七章);然后,写一点儿像这篇一样扯淡的话
- 第二章 立论与辩风
- 第三章 辩位与辩手
- 第四章 分场分析之对电机与软院
- 第五章 分场分析之对法学
- 第六章 分场分析之对医学院
- 第七章 分场分析之对人文
- 第八章 总结
虽然,这是一篇酝酿了很久的日志,思路有过很大的更改,很多想法都是推倒重来的,但是现在仍然只是一个草稿,我承认并且相信,现在而且将来一定会有人提出很多批评与改进。比如我希望队伍后面能够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才气上,放在聪明上,不要过分强调杀伤力那些东西,也许九字班的人到我这个时候就会写“我被聪明误一生”,要走另外一条路。这其实是我的愿望,有比照有路标,人们才会知道自己正在走的是什么样的路。而这篇日志,而且我希望,最后有人能把这个东西完全推倒,重新立起一个更完整的体系来。那才是真正的自觉的过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