曾经,谈就业不可耻,做饭很可耻

两千多年前——

孔老夫子问子路等人:你们将来想找什么工作呀?[1]

孟子跟齐宣王说:君子怎么能靠近厨房呢?多血腥,多残忍。[2]


两千多年后——

“看,爷刚做的新菜!”

“什么?!就业?功利,浅薄,低俗!”

孔老夫子不仅关心弟子就业,讲学中还现身说法:“富而可求也;虽执鞭之士,吾亦为之。”[3]

顺便提醒一下各位,老夫子周游列国的目的,是求职。


这就是儒家的教育方式,还有什么能比一个人安身之本更反映一个人志向、喜好和境界?

这还是孟子直接教我们的:做箭的唯恐不能够伤害人,造销甲的人却唯恐箭伤害了人,选择谋生职业不可不谨慎啊。(“故术不可不慎也”[4])

所以当我听到把“就业”与“理想主义”相对立的言论时,我突然觉得这种思路很可怕…

“人生不止眼前的苟且,还有诗和远方”,所以你怎么能问我“下一步应该往哪里走”?!

我说了十楼的建法,你居然问建一楼怎么做?!?!


顺便说一句,科研型大学的教职就这么多,就业不加引导,极大多数人的科研生命也就五年(哦,倒霉些的八年),我实在想不出来,这样难道更对得起名校责任或是师长心血什么的么?

为了区分理想与功利,割裂了目标与途径…这算不算是泼脏水把孩子泼出去了。

不过,可以理解──

正如“君子远庖厨”的人,应该也确实没为吃饭发过愁。

评论

郭恬妮Tinny2014-11-15 14:58
最近的一些讨论总是让我想到“何不食肉糜”?

何雪冰2014-11-15 15:19
赞这篇!逻辑很清晰!

赵骥2014-11-15 15:21
回复何雪冰:稀客^_^谢谢雪冰姐

樊亚男2014-11-15 15:30
骥爷终于发飙了

<邰扬|2014-11-15 15:36
又见骥爷的犀利文风!

赵骥2014-11-15 15:37
回复<邰扬|: 我还觉得我这次又短又克制呢调皮

葛昊2014-11-15 17:54
赞骥爷

张君2014-11-15 19:30
骥爷是厉害!

李昌镐2014-11-15 22:07
高晓松梁植都是名门之后,在他们两个高富帅在讨论人生的时候,我觉得作为一个真·屌丝,还是老老实实搬砖吧。

李志立2014-11-15 22:44
淘气骥爷莫生气,来吃火锅

赵骥2014-11-15 22:48
回复李志立:火锅流口水

陈羽2014-11-16 00:21
为啥我想起了亚里士多德的一个观点(出处忘了,轻拍),大意是吃饱喝足了才研究哲学…

成博2014-11-16 20:53
好文章,曾经,到国企工作很正常,去外企和私企很无耻。

牛学森Andrew2014-11-17 19:45
回复陈羽:好像是马斯洛的需求理论吧,生理需求是第一位的,真理

赵骥2014-11-17 20:52
回复牛学森Andrew: 我一直没回羽神是因为我几乎没读过亚里士多德…

牛学森Andrew2014-11-18 16:35
回复赵骥:骥爷,本文第一章节我没看懂

赵骥2014-11-18 17:03
回复牛学森Andrew:做菜那个没有实指,只是一个对比,众多留学党都很喜欢秀厨艺么

牛学森Andrew2014-11-18 17:04
我感觉孟子的文风都很奇怪。
1.君子远庖厨,当我以为孟子要展开对狗肉党批判的时候,他突然谈起了仁义,还称赞一番,妈蛋,完全get不到真谛
2.弓箭盾牌那个职业选择我是刚百度的,看了会儿,没看明白。弓箭伤人而盾牌保护人,我以为他要论证人趋利避害的本性时,他来了句选择职业要谨慎,又没get到……
3.我的感觉是,对当下而言,儒家的观点可能有点不适合,把职业这个概念过度引申了。毕竟当时是贵族社会,有点高尚职业的人,大家自然要求他们承担一定的社会职能,和现在是不同的。现在多数人只是把职业单纯的当做立身之本,但是我不认为这种现象就是低级和苟且的。楼上说何不食肉糜的,很对,见过一些这样的人

赵骥2014-11-19 22:48
回复牛学森Andrew: 孟子文风这是个很好玩问题,你等我周五有时间的时候好好回复一下…

附录

为了严谨点,还是标一下出典 [1] 《论语·先进》“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” 2014-11-16注:有人刚向我提了个疑问,本章中有“吾与点也”一句,似乎和孔夫子一贯鼓励入世有所不同?历代都很注意这句话,笔墨官司打了不知凡几:宋儒有解释这是因为曾皙有“尧舜气象”,杨慎对比提出“三大疑”,等等。其中曲折又够一篇长文章了。在这儿引一下钱穆《论语新解》,作为参考而非定论: 盖三人皆以仕进为心,而道消世乱,所志未必能遂。曾皙乃孔门之狂士,无意用世,孔子骤闻其言,有契于其平日饮水曲肱之乐,重有感于浮海居夷之思,故不觉慨然兴叹也。然孔子固抱行道救世之志者,岂以忘世自乐,真欲与许巢伍哉?然则孔子之叹,所感深矣,诚学者所当细玩。 顺便说一句,这句话的理解,对我这篇文章其实是没有影响的。 [2] 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“君子远庖厨” [3] 《论语·述而》“富而可求也;虽执鞭之士,吾亦为之。如不可求,从余所好。” [4] 《孟子·公孙丑上》“君子远庖厨”

文章目录
  1. 1.
  2. 2.
  3. 3.
  4. 4.
  5. 5. 评论
  6. 6. 附录
|